挑战“龙舟水” 勇克强对流 港珠澳大桥E27沉管安装成功
发布日期:2016-06-13
E27沉管浮运安装窗口恰逢端午节前后,珠江流域出现连续的强降雨天气,也就是民间俗称的 “龙舟水”时期,最大径流量超过25000㎥/s,给沉管安装带来了巨大的风险挑战。大径流带来的泥沙和大径流引起滩面泥沙搬运导致基槽回淤速度增大,给碎石基床整平和沉管安装质量都带来了很大不确定性,复杂变化的海流也给沉管浮运安全带来极大的危险挑战。同时,根据国家海洋预报中心分析,在作业窗口期间,施工区域将出现强对流天气,对现场施工及窗口计划存在较大影响。
面对巨大的风险挑战,安装团队坚持“每一次都是第一次”理念,精心组织现场施工,多手段强化现场监控,全力确保E27安装施工的顺利推进。安装团队坚持每天多次进行回淤盒取放、基床多波束扫测,加强基床铺设期间的回淤监测;深入开展包括天气、设备、人员等方面的241项风险排查,全面梳理每一道工序。同时,团队与国家海洋预报中心密切协作,加强海流与气象的监测预报,科学制定、优化窗口计划,完善各项应急预案。
6月10日18:00,E27沉管正式出坞。浮运过程中,作业团队严格按照“走一步,看两步,看不清,不迈步”、“求稳不求快”的谨慎态度,实时监测现场海流与气象变化情况,强化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交底,增加锚艇加强施工中的警戒值守。11日凌晨3:40,安装团队有序进行系泊作业,一股强对流袭击施工海域,雷暴、强风天气给现场施工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安装团队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下达暂停施工指令,要求所有作业人员停止现场施工,检查关键设备落实防雷措施,组织拖轮进行现场抗流,等待有利窗口继续作业。同时,安装团队与国家海洋预报中心密切配合,实时监测施工海域强对流天气的变化情况,并安排安全监督人员同步传达实时信息与施工指令。
受强对流天气影响,现场施工一度暂停2个小时,原定对接窗口时间已不能满足现场安装施工。现场决策组立即召开决策会,系统分析现场气象监测预报与施工进度,对窗口计划进行科学调整,决定启用备用对接窗口,分两个阶段进行沉放施工。
12:10,第一阶段沉放作业开始进行。沉放过程中,团队密切监测海流流速、沉管姿态变化、钢封门变形与应力值等决策数据,确保作业安全。完成第一阶段沉放后,作业人员按照现场决策计划暂停沉放施工,等待21:00流速减小后再恢复沉管沉放对接。
面对“龙舟水”大径流与强对流等恶劣天气的风险挑战,作业人员秉持“勇闯龙潭虎穴”的精神,连续鏖战30多个小时,克服身体疲劳、雨中作业等困难,按照标准化施工流程,凭借超强执行力完成沉管安装的各项作业任务,最终于6月12日0:18完成E27沉管与已建成沉管的精准海底对接,轴线、高差、纵坡均满足设计要求。